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91章 得寸進尺

關燈
唐奕提出兩國互建使館,常期駐使的建議,趙禎一琢磨,還真可行。先不說通不通告政令,這還有待商榷,但光是一波一波的使團耗費就能省下一大筆錢。

要知道,遼使來宋,接待的費用可是不低,一切都按最高規格配給用度。即使財政吃緊,也得勉強裝大頭,總不能在遼朝面前墜了面子。

而且,遼使來一次,大宋就得回訪一次,這個費用更高。什麽天朝儀駕,隨行官員兵士,方方面面,都得要錢。

如果真的駐使,傳信只需路驛即可,這得省多少錢啊!

趙禎心說,唐子浩這歪主意就是多,有時候還真能頂大用。

唐奕一看趙禎眉頭漸展,知道這關是過了,只要皇帝不打觀瀾商合的主意,一切都好說!

見天色也不早了,唐奕躬身請退。

不想,趙禎就沒打算這麽讓他走了,事兒還沒說完呢,你走什麽啊?

“大郎,留步!”

唐奕心裏直罵娘,奶奶的,老子把家底兒都掏空了,你還想幹嘛啊?

“陛下,還有何事?”

“呃……”

好吧,趙禎這時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,剛從人家那兒擠出來一百萬貫,還要唐奕放血,確實有點說不過去。

“陛下但說無妨!”

唐奕也算光棍,反正老子已經被你榨幹了,也不怕你再提什麽過分的。

“朕是想……和你說說那個沼氣燃燈、起竈的東西……”

唐奕聞言,差點沒哭出來,“陛下不會是想讓草民把那套技術讓為公用吧?”

“……”趙禎臉紅了,還真是這個意思……

他一開口,唐奕就全明白了,這個事不光是趙禎,其實,範仲淹就已經和他說過好幾次了。皇帝和範仲淹關心的倒不是沼氣池點燈和做飯的用途,他們更看中的,是沼氣池的積肥能力。

一個沼氣池,每年可積肥一千多斤濕肥,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數字。按大宋普通農戶每戶五畝左右的田地來算,每畝地可增肥兩百多斤。

在這個育種、肥料、種植都達不到後世的科學標準的時代,更多的肥量,就意味著更高的產量!

這兩年,範仲淹特意用兩塊田實驗過,用過沼氣池肥和沒用的,畝產糧食相差了最少一成半。再加上唐奕總結出來的一套科學的施肥方法,畝產能差到兩成。

這可是比什麽事情都要重要的,所謂民以食為天,要是這個沼氣池的技術普及到全宋,那兩年多兩成糧食,將會是什麽概念?

所以,範仲淹不但一連向趙禎上了幾道奏章,而且,還多次找唐奕談過,希望他放棄沼氣燈的生意,把這個沼氣池普及開來。

……

唐奕又怎麽不知道積肥對農業的重要性呢?而且,他比趙禎和範仲淹認識得更透徹。

從根本上來說,大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,商業為輔的農耕型社會。

所以,想把大宋變成什麽樣,想讓大宋從原始經濟中跳出來,晉級到更高的社會形態,關鍵不是唐奕能把生意做多大,關鍵是大宋的有多少耕地,地裏能產出多少糧食,這些糧食能養活多少人。

只有更多的基礎產出,才能形成更大的經濟力量,推著大宋向前邁進。

要是耕地產出跟不上人口增長,那就算唐奕玩出花來,也沒用!

唐奕在後世曾經看過一個資料,說中國古代,即使將所有的耕地利用起來,但因為糧種和肥力的關系,人口上限最多就是一億。

也就是說,中國這片土地,最多就能養一億人。而且,這個是理論數字,真實情況是,人口過五千萬,就很容易出問題了。

就好比一戶人家,耕地是固定的,養三口人算富裕,養五口人算還能維持,養七口人就要餓肚子,養十口就一定死人一樣!

土地的負荷有上限,就算再會持家的人也玩不轉。

唐玄宗天寶年間,大中華地區有田十四億畝,養民五千三百萬,已經過了這個警戒線。

然後,經過五代的洗禮,又丟了燕雲之地,終宋一朝也沒恢覆到盛唐時期的人口和耕地量。

到了明代,因為引入了土豆、紅署、玉米等高產作物,才把理論上限提升到了兩億往上。而大明用三億畝土地,養活了一億兩千萬左右的人口,已經是個奇跡了。

清末土地總量翻了四倍,也把人口數推到了四萬萬!

只有當人工合成尿素、還有雜交水稻問世之後,人口才能不受土地的局限,開始飛漲。

所以,唐奕知道,增產不單單是多打糧食這麽簡單,而且還是最根本的問題。

他雖然是學化學的,但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合成尿素,又無法遠赴南美拿回那些高產作物,怎麽辦?只能在現有條件下提升產量,而沼氣池積肥,無疑是最好的選擇。

但是,真不是唐奕為了點個人利益抓著這門生意不放。想掙錢,他有一百種方法比沼氣燈掙得多,關鍵是技術不成熟。

“不瞞陛下,現在沼氣池的技術和造價就算草民放出去,也無法普及到百姓之家,造價實在太高了。”

“聽範公說,大郎不是在此獲利頗多嗎?朕還以為,這也如醉仙一般,是無本的買賣。”

“……”唐奕一陣無語。

老子是人,不是神!

“實話跟陛下講吧,沼氣燈這門生意,從兩年前開始經營,到如今,獲利不下十萬貫!但您知道,草民投入到技術改進和研發之中的銀錢有多少嗎?”

“多少?”

“十三萬!年前匯賬,不但一分未賺,反而倒賠了一萬多貫。”

“!!!”

“陛下若是不信,草民可讓國舅把賬目拿來給陛下看。”

唐奕一點都沒說謊,一百萬貫他都借出去了,還差這點東西?實在是沼氣池技術不適合民間普及。

兩年前初創之時,造價一百貫左右,苦哈哈的農民誰拿得出一百貫?

就算現在,唐奕投入了巨資研發,大批的頂尖匠人為了簡化工藝,選擇最便宜、最適合的材料,幾乎是想破了腦袋,也只能是成本降到了三十貫每套。

三十貫!相當於一頭耕牛的價格,又有幾家能裝得起?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